“这是太钢新的炼铁设备,润滑油初装时100%地选用了国内品牌的润滑油。像这个减压设备上就使用了长城AP320工业齿轮油,使用八九个月来,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日前,在太钢4350立方米高炉前,太钢炼铁厂设备点检员元志杰指着正在平稳运行的设备,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道。近年来,太钢的润滑油品国产化替代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值得同行借鉴的经验。
担当,勇气与责任的体现
在国产化替代过程中,太钢的理念是与有实力的民族品牌供应商一起,实现国产化全供应链上的跨产业合作共赢。
太钢炼铁厂专业技术人员鹿刚介绍说:“辅助材料润滑油用油国产化替代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以前,太钢先进生产设备上大部分使用国外品牌的进口润滑油品。现在,作为全球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高、品种规格全的不锈钢企业,太钢的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发电等关键设备,比如炉前、炉顶设备等都使用了民族品牌国产润滑油品。”近年来,太钢围绕新不锈钢系统改造工程进口备件需求开展的国产化攻关,已深入到各个精细环节。
实际上,太钢润滑油品国产化替代起步较早。而在国内钢铁企业调整结构、降本增效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在确保设备运行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综合运营效益?太钢加快了润滑油品全面国产化替代的实践。而这,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更体现着责任意识。
在大型先进冶金装备特别是进口装备上选用国产品牌润滑油品,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选择。因为,对钢铁企业来说,保证生产均衡稳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将设计部门推荐且一直沿用的国外品牌润滑油更换为国内品牌的润滑油产品,万一设备运行出现问题,影响生产,谁来承担这个责任?降下来的采购成本与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孰重孰轻?
而太钢认为,国产化替代决不单纯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它对推动大型冶金装备及配套产品国产化研发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必须坚持走国产化道路。太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确定了选择国内品牌国产润滑油的原则:在符合先进钢铁材料生产装备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性能标准的前提下,满足优质、优价、稳定、高效的保供和技术服务要求,即考量其综合性价比。
初期的合作,太钢选择了在国产化替代招投标中脱颖而出的中石化润滑油公司的长城润滑油。太钢在热连轧平整机上,选用了长城液压油与原来使用的国外品牌进口油进行混兑试用。太钢的设备管理人员与长城润滑油的技术人员一起,根据设备要求制订了详细的混兑试验方案。混兑比例从初的1:9到5:5再到7:3……试用期间,太钢设备点检人员在现场密切关注油品混兑后设备的运行情况。长城润滑油驻太钢的现场技术人员随时跟踪轧制油使用情况,交流使用心得,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双方技术人员定时收集油品黏度指数、水分和机械杂质(不溶物)等各项数据,提取佳运行依据。试验数据表明,长城液压油对减轻轧制负荷和减少轧辊磨损具有明显作用。经反复实验、认真比对后,太钢得出结论:在热连轧平整机上,国内品牌的润滑油可以全部替代进口产品。
此后,太钢与长城润滑油的合作更广泛、更深入。2004年,太钢与中石化润滑油分公司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创新,互惠共赢的基石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实现共赢离不开跨产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太钢设备物资采购部副部长刘奇林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了双方合作技术创新、实现共赢的具体实例———具有太钢特色的不锈钢轧制油的研制开发。
几年前,为适应太钢不锈钢轧制装备技术升级改造的要求,太钢与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联手成立了润滑油国产化推进小组,立项攻关轧制油的国产化工作。
轧制油是不锈钢生产过程的重要材料,与不锈钢的生产质量密切相关。由于轧制油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不锈钢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带钢表面质量,太钢对轧制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对换用轧制油十分慎重。
太钢冷轧厂根据轧制工艺对轧制油的要求和现用油的情况,与中石化润滑油公司技术人员一同对进口轧制油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对,反复论证。当新开发的M0783B不锈钢冷轧轧制油在不锈钢冷轧设备上试用时,太钢的现场设备管理员每隔20分钟就观察一次油品性能变化情况。反复多次的试用、观察结果表明,新开发的轧制油润滑效果优良,钢板表面无擦伤、划痕现象,轧后板面光亮。鉴于长城不锈钢轧制油的润滑性、冷却性、防腐、油雾浓度等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太钢表示可以将其与在用油混兑使用。
2011年底,太钢冷轧厂8号轧机开始全部换用长城M0783B不锈钢冷轧轧制油。2012年初,经权威部门认定,长城M0783B不锈钢冷轧轧制油性能指标优于太钢原用进口轧制油。由于该产品综合性能满足生产各类不锈钢、精密合金钢薄板的要求,太钢决定批量使用。
目前,太钢用油国产化工作稳步推进。太钢使用的长城油品包括HM系列抗磨液压油、CKD系列重负荷工业齿轮油和气柜密封油、汽轮机油以及各种耐高温润滑脂等,且比例逐年提高。
跨产业合作,持续推进的保障
“近年来,太钢在设备物资采购体系中,融入了实现供应链价值大化的现代采供管理理念。例如,对润滑油品采购实行的零库存管理,是对供应商全供应链实力的综合考量。”太钢设备物资采购部供应科负责人(油脂采购员)宫立鹏特别强调,现代库存管理体系使太钢与供应商实现了无缝融合。
对此,长城润滑油太钢分销商邢经理有着切身的感受:“保供是我们的任务。围绕零库存管理,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系统,几十台运输车辆负责油品的转运、配送。有一次,太钢热轧厂检修临时需要46号抗磨液压油。当时已是凌晨两点,我们的夜间值班人员按照24小时保供要求,迅速调配油品,在早班前把油品送到了太钢。应该说,太钢先进的采供管理体系也推动长城润滑油强化了自身实力。”
据刘奇林介绍,太钢在谋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赢的管理思路下,使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之间的采购、生产、技术开发等环节形成了集成化发展的共同体。
“现在,太钢实施了现代采供管理模式,特别是ERP网络化管理,为国内品牌润滑油参与国产化替代提供了公平透明的平台。太钢ERP在生产、物流、采购、财务系统全线贯通运行,使我们的保供工作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例如,在年度和专项供油招投标时,太钢的招投标平台与ERP系统对接,我们的投标通过网络进行。在日常保供方面,太钢每个用油单位设备维检人员每天将油品补充情况通过ERP系统提交,采购供应部门发送给我们,使我们的保供工作更加便捷。”与太钢有着20多年合作经历的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华北销售中心副总经理韩松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2014年9月,太钢生产的国产首套CAP1000核电机组反应堆堆内构件用批不锈钢材料发往核电设备制造厂家,为加速推进我国核电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太钢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的背后,是其装备与工艺国产化的不断升级。
“太钢在推动关键领域装备材料国产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长城润滑油也发挥航天品质优势,为太钢的装备国产化升级助力。”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李友海介绍说,“2011年,我们华北销售中心党委与太钢设备物资采购部党委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以党组织的互动促进技术交流互动、信息沟通共享、廉洁诚信共促、合作发展共赢。这使得我们的战略伙伴关系向着跨产业共赢的高度推进,而且越来越强大。”